前言

各位好,这里是小改,本周的周记十分特别,是回答一个曾经我回答过的一个问卷。

在2025年的第6周记中,我曾回答过这个问卷:博客作者呀,我想采访你这 9 个问题! - Another Dayu,不知不觉半年过去了,这半年间自从开始正式写起博客后,有些问题的答案也在我心中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变化。

难得的一次机会,今天就让我重新回答一遍这个问卷吧~

好奇我以前是如何回答的,可以见我写的25年6周记:【25年6周记】武汉一日游与回家、答个问卷与开学前的二三事 – 小改学习志

1.简单介绍下自己或者你的博客?
2.什么契机让你开始写博客?
3.你是如何完成创作的?
4.运营博客的过程中是否有失去过动力?如果有,是为什么恢复的?如果没有,请问您又是如何保持创作的激情?
5.如何搭建博客,以及运营博客每年需要投入的资金?
6.推荐1篇你博客中的文章,并推荐一个你喜欢读的博客,聊聊原因。
7.推荐1个近期喜欢的事物?(例如书籍、电影、音乐、工具、软件。)
8.想做还没有做的事,或想尝试还没有尝试的主题?
9.写到这里,闭上你的眼睛,深呼吸几分钟,或是出去溜达一圈,然后回来写任何你想写的东西。

简单介绍下自己或者你的博客?

欢迎阁下莅临《小改学习志》,这是我小改的个人博客,是我2020年9月建的第一个个人网站的第n代延续,没错,本站到现在大概有5年的历史了,但本站一直到2023年3月都没有一个固定的形式。

我叫小改,是一名初三的学生,现在在某个小城市里不错的初中读书,信息竞赛生,爱好就是搞电脑,有时也比较喜欢学习awa,同时喜欢听音乐。天蝎座INFJ-T,一位在外人面前极度社恐+不会后端的xxs,同时运营着这个小站,你也可以叫我浩宇,因为我不定期实名上网awa。

2020年9月~2021年12月,本站一直是与蓝屏工作室官网捆绑在一起的,因为在建网站的前几个小时,蓝屏工作室便成立了,这个网站原先就是计划为蓝屏工作室服务的,我也一直把蓝屏工作室官网当成我的个人博客,至于为什么可以这么做,因为用的是凡科,可以写文章,所以懂得都懂,但当初网站是没有备份的,文章也没有营养,大部分是直接搬运营销号的一些内容到网站上,这些文章都不用说是我个人文章了,说是工作室文章我也不是很好意思。

2021年12月底,我尝试自己使用Typecho真正意义上建立了完全属于我自己的第一个博客,这是我个人博客的真正意义上的开始,也是我博客路的第一个小的里程碑。

2022年3月,我把我的博客挂到了我们团队服务器上,并且尝试更新一些没有营养的教程。但我那个时候的重心在 "如何建博客" 而不是 "如何写博客",那个博客存在的时间并不长,2023年3月,重新建立小改博客后虽然服务器还是用的团队服务器,但域名换成了我自己的一个域名,不久就改名叫 "春雨笔记" 了,这算是我博客路的重要转折,因为我前面的文章都找不到了,只有春雨笔记一直运行到现在,直到迁移到本站了,所以本站拥有春雨笔记上的所有文章。

很不幸的是,2024年,我陷入了没有灵感的死循环,整个人感觉活着就是活着,从不真正的去关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过的浑浑噩噩的,遇到什么事情就抱怨这个抱怨那个,再加上我那个时候的博客很依赖灵感,但我并没有多少灵感。

2025年,随着团队的变故,我也闲了下来。借着过年都有了那么一些小钱我便重新建立了小改学习志,将春雨笔记的文章全部迁到了这里,并且立志用眼睛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

读到这里,可见我的博客定位已经很清晰了:

一个由日常生活主导的综合型博客

什么契机让你开始写博客?

说的是哪个契机?我写博客的契机有很多,要不一阵讲了吧。

契机1:2020/9,来自营销号

小时候蓝屏工作室成立后,看着营销号的各种 "厉害" 的方法想着自己也写写,便是初版的小改博客,没错,就是这么没营养,契机就是这么简单。

能为了什么?想火,想要流量,又想要输出内容。毕竟看着yxh大佬们的 "技术" 那个时候都很崇拜。

契机2:2023/3,来自营销号

做春雨笔记的时候一直想为大家带来真正有价值的文章,但文章里的内容其实处处也都算是笑话,毕竟也都没有什么营养,但相对契机1来说,这个博客内容基本是我自己想得,语言是我自己组织的,已经向 "原创" 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但那个时候的日均访问量可能连1都没有,唯一几次请求都是我本人估计(笑),见笑了,那个时候真的只是想追求所谓的名誉,当我现在再读我以前的那些破文章,好听点,我可以称为 "来时路",不好听点,就是一些流水账,字里行间透露着淡淡的小学生感。

契机3:2024/12,来自一位挚友

2024年,我一直处于一个高压的环境下,整个人并没有什么活力,也看不到生活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只秉着 "能活一天是一天" 的理念过着高压的中学生活,没有乐趣,很枯燥乏味。没有快乐,也没有同学间互相的关心。

在年末,我的压力来到的峰值,团队内的矛盾和学习的高压环境基本把我压垮,直到我读到了一位朋友的文章,他叫Riseforever,现在他改名叫Virelyx了。

他的每一篇文章使用与我不同的视角去看生活中的一些事,让我读起来顿时感觉十分亲切,我已经很久没有感受到这种生活了。

2025年,团队遇到了一些变故,我退居了二线,不再过问团队内部的管理事件,只想一心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顿时发现我的春雨笔记还没有妥善处理完毕。

那个时候刚好口袋里有点小钱,便重新想着做小改学习志,把博客迁到这里后初期便学习Virelyx的风格更新日常,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去重新审视生活。

你是如何完成创作的?

记录一下每个周的重点事件写到笔记本上,然后使用 WordPress 写文章并发布。

就这么简单,顶多再去 canva.cn 做一张头图,有的时候感觉文章写完后自我感觉良好就扔到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

运营博客的过程中是否有失去过动力?如果有,是为什么恢复的?如果没有,请问您又是如何保持创作的激情?

这我最熟了,当然失去过,2024年一整年都没有动力。

那个时候因为春雨笔记有一些问题,以及我的一些心态让我无法去静下心来去完成一篇文章的创作,整个人可以说十分的浮躁,也谈不上浮躁,就是有一种说不上来的阻力阻止我的文章创作。

看到 Virelyx 的文章后,我才发现,文章除了写技术,还可以写日常生活。但很遗憾,那个时候我的内心的确有些许阴暗,关于写日常生活类的文章的灵感都没有,到了后期精读这位朋友的文章后,我才发现,我少的并不是灵感,而是面对生活的心态和勇气。

恢复动力的时候春雨笔记便变成了现在的小改学习志,我的写作目的也从为别人服务变成一个以日常生活为中心的生活向博客,但并不代表没有技术内容。

这里真诚感谢 Virelyx,是他的文章让我有了新的视角去审视生活,是他让我恢复了这个动力,让我找到了可以让我重新审视和面对生活的心态和勇气,不然我很难在今年写出一篇文章。

如何搭建博客,以及运营博客每年需要投入的资金?

本站使用 WordPress 博客系统,同时使用 Oyiso 主题。我认为,从零去开发一个主题实在费事,这件事等后期再说吧,先更新内容再讲,而不是为了所谓的 "三分钟热度"。

每年投入的资金的确不是个小数目,本站的累计投入大概有700左右了,部分详情可以看下表:

表from: 【25年5周记】迁站和过年二三事 – 小改学习志,统计数据截止时间2025年1月30日。

平均下来一年可能也有359左右。

推荐1篇你博客中的文章,并推荐一个你喜欢读的博客,聊聊原因。

我推荐我博客的关于页面:关于我 – 小改学习志

我推荐我的关于页面并不在于这个页面写的有多好,也不在于我的其他文章写的有多么的勾史,其实写了这么久我认为我还是有那么点进步的,推荐这个页面的理由是你可以从这个页面中先大致了解清楚我是什么人,以及我的一些个人的情况,粗略的认识一下我,然后阅读我博客里的文章可能更清楚的认识我这个人以及我的一些习惯。

我推荐你阅读一个博客: Virelyx - 清醒独立,慎辨是非。这是我的一位老朋友 Virelyx 的个人博客,他的博客直到现在我也在读,逻辑清晰,读起来也没有什么心理负担,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十分轻松愉悦的体验,也能了解到一个不一样的生活。

我除了喜欢 Virelyx 的行文和文章内容外,也在于他一些文章对我的启发。他的技术文章读起来并没有什么思维难度,读起来通俗易懂,读他的技术文章,我能学到许多。

同时,他也是让我重新写博客记录生活的一个重要契机。

推荐1个近期喜欢的事物?

我一直都很喜欢听歌,如果大家好奇我平时听什么,可以来cue一下(

我的几个歌单:https://y.qq.com/n/ryqq/playlist/9473472611

https://music.163.com/#/playlist?id=13227021019

最近也在研究其他有意思的东西,我这几个月试试,后面看看能不能形成文章发出来。

想做还没有做的事,或想尝试还没有尝试的主题?

之前一直嘴上说继续搞电脑,玩转系统,重拾编程,整整小玩意,却一直没有时间。

后面打算重拾老本行继续尝试做这一方面了,重拾爱好。

写到这里,闭上你的眼睛,深呼吸几分钟,或是出去溜达一圈,然后回来写任何你想写的东西。

小时候,经常想象自己像作家一样可以写很多优美的文章。

再后来,想去任何一个想去的地方旅游。

又看到了网上各种各样的博客,各种各样的文章,希望自己也能写出这样的文章。

……

到最后却仍然没有一丝进展。

与其一昧的追求做什么事情,不如先做好自己。

用自己能够发现美的眼睛,找到这个世界的美。

一昧追求想成为各种各样的自己本无意义,

不如像风一样,自由自在,做好自己。去爱你所爱,行你所行。

(实在没有什么文笔,最后简单写了些,见笑了,后续不会有太多这种长的实在离谱的文章了)